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研究

探索运用问题管理模式 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2010年6月,中央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对指导和规范机关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习贯彻好《条例》,积极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科学化水平,需要从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入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把问题管理理论运用到机关党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
一、       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的提出
所谓问题管理,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为线索和切入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问题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其论断是:问题就是标准与实际情况的的差距。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回避问题只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突发事件不是突发的,而是由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的。问题管理的哲学是:从现实通向完美之路是用问题铺就的。每解决一个问题,离完美就进一步。
今年以来,福州市直机关工委针对机关党建工作实际,推行了一系列科学化管理措施,如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施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巡查管理、工作通报等有力措施,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指导规范和督查管理,基层各级党组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抓住机关党建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市直机关党工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创新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建水平不断提升,形成大胆探索,破解难题,亮点示范,整体推进的新格局。
但是,从管理科学角度看,在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永远都会存在问题:每一个特定时期都有其特定的问题,既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组织管理本质上就是问题管理。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必须注意管理问题,以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从木桶原理或链条原理看,不论机关基层党组织管理中的短板或链条中的最薄弱环节,都影响和制约着机关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在市直机关党工委和部门党委(党组)的双向领导、指导下的管理与人事权相对分离的情况下,不论是绩效考核评价,还是日常动态管理,往往是一种事后管理模式,即使发现问题,再去管理常常为时已晚。比如:长期以来,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特别是考核评比是以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或先进党建先进单位为核心进行的。不论这种考核是分类、分级,或是分片的考核与管理,往往是一种事后管理模式。一些机关,如果不出现一票否决等问题,评上了或保持一些牌子,因发现问题而摘牌,再去管理常常为时已晚。我们看到,个别机关或组织,每当出现如媒体负面报道、内外部冲突、诉讼、意外及突发事件,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干群关系事件,许多是日常管理中的问题日积月累而成的,问题爆发时,有的是相当严重了。因此,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仅有危机管理是不够的,而要重视问题管理。机关党建的管理仅有年度考核是不够的,要从阶段管理走向日常管理,从一般性管理转向“问题管理”。
为此,我们认为,在保持和发扬机关党建传统的管理优势的同时,应借鉴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机关党建高效率的管理制度设计,必须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管理的机制,以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机关党建运用“问题管理”模式基本构想是:把机关基层党建各环节中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提出来,把问题按性质分类,采取不同的原则进行处理,达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水平的效用。
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是在《条例》规定下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对破坏党的民主、损害党的形象、阻碍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干群关系等不良行为、不良作风问题,要坚决抓住,重点解决,依党纪国法,严厉查处;对一般性的问题,无主观故意、危害不大的小问题,实行党务工作指导,督促整改;对是上级的问题,使用呈阅件等方法,积极向上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使机关党建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科学管理转变。
2、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是事先管理的方法。问题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在于消除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隐患。比如机关党组织党费的收缴与管理、党员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等。防范在于防止问题演化为危机。因此,机关党建的问题管理主要是注重事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问题爆发后再去补救和解决问题,目的就是让机关党建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3、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是专业化管理方法。虽然机关党建工作是综合性的,制约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实际工作和任务常常是单项具体的。解决一些机关党建工作抓而不实、工作不到位等实际问题,必须一项一项抓,一项一项地督导。特别是对发现的大问题实行专项巡查监管,由专人或组织进行专题督查,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比如:我市开展的“三结对三服务”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共建文明、机关党员进社区服务等问题,市直机关党工委采取了抽查与通报相结合,进行专项监督管理,以实现机关党建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4、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是动态管理方法。随着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推进,我市市直机关一些单位和组织由于体制改革,领导变换,党务干部素质的高低差异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一些工作中的旧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浅层次问题解决了,深层次问题会不断被发现;过去的问题解决了,在适当的条件下还会反弹。因此,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良性循环过程的管理常态化。
二、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的内涵
从实践和理论结合上看,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问题分类、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建立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内容。
(一)实施机关党建问题分类管理机制
从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入手,首先要明确我市机关党建中问题的分类管理:一般分为大的问题和小的问题。其中要明确八类大问题和四类小问题的界限。
八类大问题可以认为是严重问题或重大问题即:可造成明显危害,不可接受和允许,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消除解决的问题。机关党建八类大问题如:1、违反《条例》规定,党组织管理涣散、未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和个人问题。如严重的机关纪律作风与执行力问题。2、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或选举程序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如人事任免等。3、党组织或党员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问题。如腐败问题。4、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按党员标准,违反入党程序,产生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问题。如搞人情入党等。5、严重侵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问题。如:党务不公开、长期不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党组织和不参加民主生活会的党员。6、违法违纪的党组织和个人,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如干部群众联名信访举报,违法违纪事实清楚的。7、侵犯党员监督权,对党员干部群众控告的来信来访不调查处理、泄密、打击报复等问题。8、一些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安全问题等。
四类小问题(一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风险和危害显著轻微或尚未产生危害后果的问题。2、能够主动改正,纠正整改比较容易的问题。3、依照《条例》,能够用党务提示指导解决的问题。4、《条例》规定以外的一般性小问题。在我市市直机关一些基层党组织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任期届满,未按《条例》规定按期换届的;“三会一课”记录不够规范的;机关党建效率不够高,信息反馈工作相对滞后的等等。以上八类大问题和四类小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对这些问题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以增强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
在对机关党建问题进行分类后,要确定对大小问题不同的处置原则和办法:一是对发现的大问题,建立项目监管,建立上下、党内党外联动机制,对项目攻坚克难,依党规党纪及时处理,认真彻底解决问题。二是对小问题实施党务工作指导,规范劝导,批评疏导,督导整改等。
(二)建立机关党建问题发现机制
问题管理就是运用持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中,发现问题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建立和完善问题发现机制,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六种渠道发现问题。
1、加强对大问题的研究。结合福州机关党建工作实际,借助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等各种科学方法,综合分析福州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工作以及党组织主体的变化情况、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确定发现问题的方向。
2、通过党务工作巡查发现问题。党务工作巡查是以点式巡查(项目巡查)为主,机动巡查为辅的一种发现问题机制。它要求综合采用多种巡查方式,如:点式巡查(针对大问题进行巡查)、全面巡查、主题巡查、从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了解、听取汇报等多种途径,全面、细致地掌握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动态和信息,为发现大问题、小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3、通过党员和群众投诉、举报发现问题。可通过三个渠道:一是通过12317党员信息渠道,了解党员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二是通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来信来访、投诉、举报,发现问题;三是通过“968168”效能投诉、12345便民呼叫中心、12371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网上社情民意等发现问题。
4、通过党建工作质量检查监测,发现问题。对重大的工作部署,定期开展工作质量监测。在工作质量监测过程中,对同一项工作连续发现两次以上检查不合格的,进行预警,通过预警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对党务干部的意见征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征询、以及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提案等传来的多方面信息,发现问题。
5、通过上级文件安排发现问题。上级文件许多包含了对问题的存在和原因的分析。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锁定问题的方向,发现问题。这有助基层党组织变被动为主动,克服党务干部人手少,工作任务重,无所适从等困难。既有效落实了上级文件,又推进了问题的发现。
6、通过新闻媒体等社会舆情监督发现问题。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对机关党建工作报道的信息虽然不多,但所披露的与机关党建工作紧紧相联的机关组织和党员干部庸、懒、散纪律作风问题、办事难等窗口问题、个别党员干部损害群众利益、违纪违法事实等问题,需要迅速对有关组织和个人进行明察暗访,深入调查,查看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对问题盯住不放。
(三)建立机关党建问题解决机制
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是为了“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机关党建的问题管理是通过解决问题来优化管理的。一些机关的机构和审批改革、内部环境建设、领导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多方位、多部门协调统一、形成合力解决。机关党建从职能上看,有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无法全部解决或难以解决。如我市市直机关组织中,有的党政“一把手”的政治意识、专职党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在短期内难以提升;有的因政府职能改革未到位,机关产生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作风不实,对福州软环境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等问题。在问题管理中,即使这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但通过借助问题管理可以优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管理水平。所以,“问题管理”比单纯的“问题解决”有明显优势。实践中,机关党建问题管理中解决问题要注重三个准则:一是解决正确的问题(解决真问题),并且正确地解决问题;二是解决方案或方法尽可能简单有效;三是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有问题可以前进,问题中发展是一种常态,但在目标上要力求彻底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解决问题还要处理好大问题与小问题、治标与治本、综合性与针对性之间的关系。
1、            大问题的解决机制——项目式管理
   所谓项目式管理,就是根据发现的大问题,设置项目监管组,进行专项监管的工作模式。项目式管理的基本内容是:
   (1)项目式管理的功能。机关基层党组织在问题管理中,对于发现和梳理出来的大问题设立项目监管组,对其实施专项监管。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抽调相关职能部门党员骨干力量,组成项目监管组,集中优势兵力,解决机关党建中的大问题。做到大问题重点抓,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2)项目式管理的工作流程。一是大问题的立项。根据发现的大问题进行汇总,提交审批立项。二是设立项目监管组,确立项目具体分工。三是项目解决。项目组依据立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限和要达到的效果。四是项目的协调。问题管理中,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通过协商、沟通、调度,联合有关力量,使机关党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协调可使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他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基层党组织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管理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五是项目终结。项目组大问题解决后,通过实地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项目监管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整改后,项目撤销。六是建立档案。项目式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一档”:机关党建项目档案;“一书”:机关党建问题项目巡查书;“一帐”:机关党建大问题梳理台帐。
2、            小问题的解决机制——党务指导
党务指导,是指上级党的组织在职责范围内,依据《党章》和《条例》,针对下辖的基层党组织和组织中的党员存在的问题,全部发放党务指导文书。实时灵活地采取党务工作提示、党组织约见、党务工作建议等方法,引导其作出或不作出相关行为,以有效地解决机关党建中的小问题。做到预防在先,教育在先,警示在先。
   (四)建立机关党建问题管理考核机制
对问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项目管理和党务指导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检查是否造成问题发现不了、是否对大问题及时立项、是否把大问题作为小问题、是否把小问题作为大问题处理而产生负面影响、是否正确使用问题管理文书、是否对上级领导机关限时的督办件或限时查办的案件做到及时完成等并形成机制。
三、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的效用
问题管理模式发端于实践,完善于实践。机关党建实践的推动,问题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将得到显现。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效履职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出发,通过党建管理模式创新,通过高效的问题管理流程,达到超前预见问题、提前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基层党组织党建问题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党建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机关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有效统一,是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党建问题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责任 意识和大局意识。实施“问题管理”,形成职责明晰、监督到位、无缝链接的责任体系,把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和执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在各个管理层面的及时处理和有效监控。有利于“一岗双责”的有效落实,有利于调动机关党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效果,鼓励机关党务干部钻研党务业务,攻坚克难,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工作执行能力,为福州市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实施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效能。 那些只重成绩、忌讳问题、报喜不报忧,执行力弱,工作应付了事,问题视而不见,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和问题,反映了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不足。实施问题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机关党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推进党务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树立尽忠职守、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机关党务干部形象。机关基层党组织通过不断发现和处理问题,查找出管理、监督和服务中的各种不足,不断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基层党组织管理效率最优化、服务中心效益最大化,促进机关党建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实施机关党建问题管理模式有利于消除了管理隐患。通过科学高效的问题管理流程,使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提前解决,把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置于跟踪监控范围;通过主动解决问题隐患和弥补不足,把各种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将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恶性问题和事故控制到最低限度,体现出“为之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问题管理精髓;通过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强化科学民主决策,主动调整政策措施,消除管理隐患,破解管理问题,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树立创先争优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形象。
四、实施问题管理模式有利于锻炼党务干部队伍。机关党务干部一般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管理问题有的是管理体制问题,有的是制度问题,有的是工作失误问题,更多是单位领导问题。在传统管理体制下,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对机关党建不重视,由于责任指向不明,工作责任与压力向下由专职党务干部承担。由于待遇不落实,积极性不高,留不住人,更难吸引人,导致机关中一些有能力的同志不愿担任党务干部。对此,实施党务工作问题管理,将有利于《条例》的落实,分清责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上建立指向性、约束性、激励性的党建管理长效机制。从工作运行过程、工作质量管理、党建制度建设、部门关系的协调上支持党务干部干好工作。机关基层党建工作进入科学化轨道,机关基层党务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利于振奋精神,锻炼党务干部队伍,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课题指导:林敦龙(福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课题负责:练怡(福州市工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执笔:王秀钦(福州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