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培训会议是经省委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对市县乡换届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对换届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实施细则作进一步的说明和培训。年初,省委巳经召开了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暨全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会议,孙春兰书记、于广洲副书记对抓好换届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等一下,袁毅同志将对换届工作有关政策问题作说明。这里,我就进一步学习贯彻省委孙书记、于副书记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市县乡换届,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换届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换届后的领导班子任期,正值“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确定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发展,要求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全省“两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两岸关系处在和平发展的阶段,我省推进跨越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优势和潜力,能不能把握、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关键要有好班子、好干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换届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做好换届工作作为凝聚科学发展共识、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合力的重要过程,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实践,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换届各项工作,真正把干部选好、把班子配强,为实现我省“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严格执行换届政策规定,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中央提出,换届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是形成一个好报告,二是选出一个好班子。从组织工作来讲,重点是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政策规定,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一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科学发展和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选人才。换届中,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看班子、看干部,切实把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路好、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坚持重视基层导向,注重选拔具有基层领导和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特别是要选拔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注重打基础的干部,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二要落实换届具体政策。就是要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切实落实好中央和省委有关换届的政策规定。重点要落实好领导班子职数精简的要求。对市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职数,以及市县乡党委专职副书记的配备,中央和省委都有了明确规定,各地要认真执行。这次换届,市县乡领导班子总职数要比上届有所减少、体现精简的要求。要落实重点选配好党委书记的要求。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市县乡党委书记;市县乡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任务重、矛盾多,要特别注重人选的实际工作能力、地方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尤其是下一级党政正职经历。要落实好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的要求。设区的市党政班子要形成以5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其中43岁以下干部要有1至2名,党政正职中45岁左右干部的数量应有所增加;县党政领导班子要形成以45至50岁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注意选拔40岁以下优秀干部:,其中要有35岁左右的干部;乡镇党政班子还要注意选拔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在强调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同时,也要统筹把握领导班子中不同年龄层次干部配备比例,科学合理使用好其他年龄段干部,形成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干部梯次配备,防止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造成干部资源浪费。要规范任职和提名年龄界限。市县乡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年龄界限为60岁;换届时,58岁以上的一般不再继续提名;新提拔的人选原则上要能干满一届。要落实好干部交流的要求。严格执行任职回避规定和任期制,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轮岗或交流。结合换届时班子结构的需要,重点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以及法检“两长”等交流。落实这些具体政策,各地遇到的情况可能不尽相同,要提前调查摸底,认真研究对策,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对在本地落实确有困难的个别政策,如年轻干部配备问题,省里将考虑结合省直单位与市县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调配,努力实现规定目标。
三要把握换届关键举措。就是要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举措。要坚持把发扬民主贯穿换届工作始终。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产生办法,完善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努力制造有利于选举人表达真实意愿的条件,在换届各环节工作中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中央和省委明确规定,要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等制度,扩大预告、公示范围;要适当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20%,注重把好代表质量关,确保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市、县(区)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差额比例要在上届不低于10%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乡镇党委委员的差额比例不低于20%。要坚持把推进改革贯穿换届工作始终。认真贯彻实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我省实施意见以及我省干部考核评价“一个意见、四个办法”,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改进和完善换届人选提名推荐办法,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提高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现班子成员在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或在民主测评中优秀、称职票不满三分之二或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不宜继续担任原职务的,不再提名。要坚持把严肃纪律贯穿换届工作始终。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严格执行“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以及“5条禁令”等纪律要求,切实把匡正换届风气作为换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以最坚决态度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作斗争,用最严肃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省委组织部将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完善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络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监督作用;要结合换届考察和巡视工作,开展严肃换届纪律问卷调查,对换届风气进行民主测评,实行违反换届纪律案件查核专办制度。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确保换届和其他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手抓换届、一手抓发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决策部署,在做好换届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接受组织的考察、群众的评价。要加强对换届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各设区市委要加强对县乡换届工作指导和监督把关,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稳开展。要建立健全换届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组织开展好换届工作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及时掌握换届动态,认真分析和研究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要统筹换届人事安排,注重纵向和横向统筹协调,坚持“通盘考虑、一次考察、统筹安排、分步到位”的原则,统筹选配上下级领导班子成员,通盘考虑党委换届与同级人大、府、政协领导班子配备,并一次性完成换届考察,按照党委在先,人大、政府、政协在后的要求,对需调整的人选分步调整到位。对换届时拟新进班子的成员特别是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应提前到位,以利于熟悉情况,搞好换届选举。要注意解决好因为上级党委换届,下级党委书记变动过多的问题,保持届期内领导班子相对稳定。要加强换届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对调整、落选的同志,要及时与他们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关注舆情,引导舆论,为换届创造良好的氛围,确保整个换届中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在座各位是做好换届工作的骨干力量,希望大家进一步发扬高度负责、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换届的各项任务,向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