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学习,是一种责任,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脱。同时也要看到,学习归根到底要亲力亲为,引导督促也要化为自觉自愿。期待党员干部把读书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及时充电补养;作为第一爱好,乐于探索求真;作为第一习惯,自觉修身增智,这样,才能在应对挑战考验、化解矛盾问题的实践中,找到有效之举和创新之道。(来源:4月23日《人民日报》)
人生在世,谁都有些“爱好”。这爱好,那爱好,读书才是党员干部的第一爱好。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政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读书学习。如何让读书成为干部第一爱好?笔者认为让读书成为干部第一爱好贵在自觉自愿。
学贵有恒源于自觉自愿。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党员干部要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良好习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源于自觉自愿,被动的接受也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现在有的党员干部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如果没有内心的自觉自愿是不会去读书。若再加上一些应酬,“没有时间”也就会成为不读书的借口。若把读书作为一种自觉自愿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就会有计划地坚持,就会“挤”时间,把学习读书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学贵有成源于自觉自愿。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有所获,有所悟,有所成。自觉自愿读书,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读书也会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境界,进入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境界,最后领悟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不是自觉自愿读书,读书不仅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会有不移的恒心,其结果是被动应付,一种形式主义。
知行合一源于自觉自愿。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党员干部要把读书与运用的结合,不读死书、死读书,也源于自觉自愿。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自觉自愿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读书的最终目的。评价一名党员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了多少书,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能否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只要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用己所学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读书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党员干部只要自觉自愿地把读书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及时充电补养;作为第一爱好,乐于探索求真;作为第一习惯,自觉修身增智,唯有如此,才会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