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文选

学而优则“事”

    《论语》中有句颇为精辟的话:“学而优则仕。”把学习与做官结合起来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的一个写照。然而,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牢记中央领导关于“共产党人要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的教诲。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其改上一字,称之为 “学而优则事”,并加以提倡!
  “学而优则事”,强化的是“优事”意识,营造的是“优学”氛围,大兴的是“优学”与“优事”之风,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立身处事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如果我们不注重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加码”、“充电”,就难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更谈不上“事而优”了。
  “学而优则事”,这是实践的总结与升华。现实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但为什么有时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有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总是手忙脚乱,穷于应对?这些同志不是不想解放思想,而是不会解放思想;不是不想改革创新,而是找不准改革创新的路径;不可谓工作不勤奋不繁忙,而是有时忙不到点子上。凡此种种,深究其因,便是不很清楚“优事”与“优学”的必然联系。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面对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经验主义、事务主义等老套套、老框框,早已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实践证明,我们唯有老老实实地“优学”,才有扎扎实实的“优事”,这应该是责任越大,事务越多,工作越忙,越要时刻牢记的朴实真理。
  学而优则事必须苦学不怠。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相伴一生的习惯与兴趣,尤其要积极响应中央领导关于“减少应酬多读书”的号召,坚持“少喝酒水多读书,少搞娱乐多学习,少侃大山多请教”和“多坐书房勤钻研,多到基层虚心请教”。
  学而优则事必须学有所择。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要重视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本职业务以及科技、经济、心理学、现代管理和国际法规等各种相关知识,切实做创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表率。
  学而优则事必须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尤其要树立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理念,重视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坚持勤学善思敏行,用学习指导实践,用实践促进学习,做到学习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坚持科学发展的韧劲、谋划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科学发展的激情、实现科学发展的举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