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文选

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审议通过《关于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 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意见》,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已书面印发给大家,这里我就不再汇报。《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两份讨论稿,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尽快下发实施。
    8月16日,省委召开九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支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部署推进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发展,尤权书记、树林省长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尤权书记的讲话简要回顾总结了今年以来工作,对推进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强调了四点意见:一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二要探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三要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四要进一步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尤权书记还就下半年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强调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再创福建改革开放新优势,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扎实深入推进闽台交流合作,高度重视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及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林省长的讲话,就认真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切实抓好后几个月经济工作、扎实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省上下加快福建发展、海西建设的关键时期,省委专门召开全会,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和现代农业工作,抓住了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致力跨越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上未,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福州实际,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福州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肩负着龙头引领的重大使命。能不能突出发展主题,高奏奋进旋律,奋力赶超跨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海西建设和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进一步发挥省会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着力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推动福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福州新区开放开发重大意义。建设福州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站位海西建设全局,把握发展形势,推动平潭开放开发和闽东北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首先,这是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重大举措。制定形成于20年前的“3820”工程,科学谋划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引领奠定了今天福州城市发展格局和产业基础。我们规划建设福州新区,坚持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要求,承继的是“3820”工程的战略精髓,遵循的是经过实践证明科学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率先在沿海新增长区域实现重大突破,进而在更高起点上整体推动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全面提升福州综合实力。其次,这是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的现实选择。当前,福州要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客观存在着发展压力、转型压力和赶超压力。在省内外兄弟城市追赶跨越、竞相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建设福州新区,必将拓展省会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增长极,加快打造福州经济“升级版”,提升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力,真正体现省会城市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这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更高站位上构建福州大都市区的迫切需要。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福州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福州新区,势必加快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步伐,推动福州城市建设从滨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加速省会中心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势必进一步密切福莆宁的经济联系,加速福莆宁同城化进程,释放闽东北地区发展潜能,促进闽东北一翼加速崛起。第四,这是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在更高层次上支持融入平潭开放开发的实际行动。福州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平台和重要窗口,在毗邻平潭地区建设福州新区,借力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政策辐射,实现福平两地融合发展、连片繁荣,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来此投资兴业、交流交往,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平潭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对台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合力推动新区开放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目标,扎实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取得实效。这次提交全会审议的福州新区建设《意见》,对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都作了具体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意见》审议通过后,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立足实际,积极融入,主动作为,迅速掀起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热潮。
    一要突出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灵魂。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着眼打造国家级一流新区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抓紧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确保新区建设科学规范有序推进。规划要凸显前瞻性。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既注重局部更考虑全局,以发展的眼光、全球的视野、战略的思维编制规划。要按照现代城市理念,严格把关,凸显高端,杜绝平庸,切实做到“只给城市添赞叹,不给城市留遗憾”。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坚持规划协调统一原则,统筹新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风貌保护等其他规划的衔接,避免“打架”,少走“弯路”。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既注重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又体现新区特有的风貌、色彩和文化元素,使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规划要体现严肃性。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规划刚性,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确保新区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要突出基础先行。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要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加快建设贯穿沿海、联接内陆的铁路、高速公路,大力推进南北两翼码头泊位建设,积极推动长乐国际机场扩建提升,着力构建福莆宁同城化快捷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现代化复合交通走廊。要加快新区路网建设。重点推进新区主干道建设,完善新区快速路网框架,统筹考虑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构建新区内部路网体系,加强道路的数字化、网格化管理,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要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新区供气、供水、供电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共设施配套,推进新区学校、医院、文体场馆、商业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高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强“数字福州”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一流的基础信息网络。
    三要突出产业支撑。新区发展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有没有现代产业作支撑。要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新区开放开发的突出位置,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新区的发展定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工业经济向新区南北两翼集聚,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要求,立足新区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培育形成若干个新的千亿产业集群。要发展高端产业。密切跟踪世界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动向,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态,建设一批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把新区建成海西商贸物流中心、自然文化旅游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研发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要求装备农业,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以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夯实园区承载。积极推动新区内13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工作,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福州保税港区等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以此带动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吸引更多项目到园区落地、更多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壮大园区整体实力。
    四要突出县域发展。县域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与推进新区建设结合起未,认真落实省里关于支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实力相对较强县跨越发展、扶持发展相对落后县加快发展,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要壮大特色经济。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好特色牌,唱好拿手戏,努力把优势做出特色,把特色做出规模,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规划建设一批乡镇工业园区、村级工业大院,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做大做强镇域经济。要推进城乡统筹。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契机,接照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的要求,突出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精品示范村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新区范围内的县(市),要进一步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尽快建成次中心城市,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分担中心城市人口环境压力。要加强山海协作。按照“全面协作、联动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市域内对口协作机制,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探索发展“飞地经济”,统筹推进资源共享、乡镇结对等工作,加快实现沿海和山区融合发展、共同繁荣。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搬迁扶贫、“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工作,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尽快从整体上消除贫困。特别是对永泰、闽清等扶贫开发重点县,要在政策支持、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重点倾斜,坚持“输血”、“造血”并重,促进重点扶贫区域加快发展。
    五要突出体制创新。福州新区的“新”,不仅要体现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更新上,更应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要敢想敢于,敢闯敢试,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要创新运行机制。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积极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探索建立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具有更强整合能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要创新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以小撬大”的杠杆作用,设立“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专项资金”,集中捆绑推出一批项目,采取BT、BOT 以及对接产业基金等方式,吸纳更多优质民资、外资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发挥市属“四大投”集团作用,积极盘活资源资产,全面加强银企合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共同推进新区开发建设。要创新服务机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健全完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大力提高行政效率,打造最优投资创业环境。
    六要突出绿色发展。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新区开放开发的突出位置,既要发展、又要环境,不断凸显新区宜居品质,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红线的观念,抓紧编制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格实施生态功能区划,明确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以及禁止开发区域,科学有序推进保护和开发,真正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顺应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趋势,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对新上项目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循环经济扶持政策,鼓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强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形成支撑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为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提供坚强保证。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建设,是当前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营造氛围、强化举措,确保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全市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深入研究新区建设规律,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主动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径、寻求新办法,用创新性思维谋划工作,用开创性工作推动发展。要敢为人先不畏难,先行先试,勇于突破,敢于涉足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在抢占先机中闯出新路,真正把创新创造转化为新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二要主动作为、通力协作。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融入、有效作为,形成推动新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将定期研究新区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新区建设重大问题。新区范围内的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全面落实推进新区建设的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迅速打开局面,顺利走上轨道。其他县(市)区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积极用好新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顺势发展。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努力为新区建设献计出力。三要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新区建设头绪多、任务重、考验大。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坚定打攻坚战的决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提振精气神,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绝不动摇,绝不懈怠,用创造性举措破解难题,以啃“硬骨头”精神推动建设,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善做善成。四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把建设福州新区的重要意义、美好前景和政策措施及时宣传到位。要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市属媒体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强化宣传报道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社会各界和高层次人才关注、参与新区建设。要及时报道新区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大力宣传新区建设成功经验、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市上下营造“人人关心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参与新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抓住机遇、咬定目标,务实苦干、开拓创新,为实现福州新区加快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