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宗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 “民宗‘和’之家”党建品牌创建,全面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形成推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不断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奋力答好我市民族团结新时代答卷。
激活“源动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激发党员干部政治热情,以奋斗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以实际行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心。
1、安排部署有速度
联合4部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的通知》并制定活动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垂范,带头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2、队伍建设有力度
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推动完成全省首家市级宗教事务服务中心更名挂牌工作,同时推进我市各县(市)区成立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加民族工作职能,加强民宗工作力量。
3、活动宣传有广度
组织举办福州市首届“三月三”线上民族赛歌会,引导各民族群众以歌声唱响民族团结,共同凝聚奋进力量。携手市政协民宗委开展“中华一家亲·一起向未来”福州市民族团结林植树活动,共同培植象征56个民族的56棵石榴树。同时,大力开展主题宣传,在线上充分利用“福州市民族宗教”等公众号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各类专题文章18篇;与移动、联通等合作,在主题月期间投放“民族团结齐上阵,齐心抗疫心连心”主题短信2万多条。在线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工作知识宣传中,印发《民族工作应知应会手册》2000余册、折页和宣传品7700多份。
激发“创新力”,铸牢民族团结阵地
创新网络阵地,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构筑民族团结精神家园。
1、探索治理思路
在罗源县试点数字赋能推进民族工作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市级民族宗教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可研性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指导罗源县打造智慧福湖,率先在福湖畲族村建成数字乡村平台,不断提升民族乡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
2、打造平台基地
围绕“有福之州·石榴籽精神家园”,市民宗局征集设计卡通形象标识,以“一县一基地”为目标,重点打造一批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对侨、对台和联系海外同胞优势,推进建设中华一家亲“榕台民间信仰文化交流基地”,以“闽宁协作”为主题,打造台江“闽宁馆”示范平台,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3、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党建为引擎,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着力推进罗源县畲医药种植,顺利召开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座谈暨培训会议,开展1500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项目申报入库工作。在民族中学召开民族生教育工作座谈会,总结提炼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助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
发挥“引领力”,打造先进典型示范
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感召力,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崇典型的浓厚氛围。
1、选树民族团结典型
在全市挖掘和发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大力宣扬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突出贡献,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释放正能量
2、选树校园教育典型
围绕我市民族团结“种子工程”,与教育局共同选树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前沿阵地,指导推进各族学生开展“天山青年走侨乡,民族团结一家亲”研学营活动、开播“红石榴校园广播站”、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比赛活动、编排“民族团结一家亲,追光逐梦赋未来”朗诵节目等各类活动,并积极探索打造青少年民族文化志愿宣讲服务队,让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在广大师生中“扎根”“树魂”。
3、选树社区共建典型
支持鼓励各社区运用党建超市、宣传专栏、LED屏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走访重要试点,深入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扩大主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汇聚“凝聚力”,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以“石榴籽”精神的团结伟力,织密织牢防控网络,严守防疫重要关口。
1、筑牢安全防线
根据我省疫情发展态势,对我市宗教活动场所及民间信仰场所实行“双暂停”,对各民族乡村要求暂停举办各类庆典、宣传等聚集性活动,局领导率先垂范,下沉一线,推动各县(市)区民宗部门压细压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现场指导我市各民族乡村设置查验卡口,组织人员入户摸排,以实际行动,全力筑牢全市宗教场所和各民族乡村“安全防线”。
2、筑牢暖心堡垒
成立志愿服务队,全面发力,开展助力“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结合近邻党建“双报到双融入”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积极前往驻地社区、结对社区、居住地社区等开展防疫工作。同时,发动各级民宗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引导全市各级民宗部门、各民族乡村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志愿服务队,为疫情防控筑起“铜墙铁壁”。组织市基督教“两会”、开元寺等宗教界捐赠价值五万余的抗疫物资及慰问品,助力鼓楼北江社区、开元社区以及仓山仓前街道等地防疫工作,以爱心和温暖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强堡垒。
3、筑牢宣传阵地
积极开展“关于征集民族宗教领域抗击疫情好故事的启事”活动,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民族语言优势,通过民族乡村大喇叭、宣传车流动播放等方式,用畲语、方言等“田间话”将防疫防控政策讲给村民听,真正让群防群控落到实处。同时,依托微信群、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信息,保证群众能够应知尽知,持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