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模范机关

市国资委:高质量锻造新时代模范机关 推动国资国企全面融入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近年来,市国资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站在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锻造新时代模范机关作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探索形成“一四六”工作机制,即坚持“一个统领”,以强化“四个引领”为抓手,通过建强“六支队伍”,激发模范机关创建“新动力”,推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落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把“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作为锻造新时代模范机关的主战场,在项目一线中揭榜挂帅,在改革发展中攻坚克难,在疫情防控中逆向而行,让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成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坚持“一个统领”,把稳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国资国企“姓党为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国资国企中心任务,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强化考核机制,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在全省率先完成223家国企“党建进章程”,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引领企业组织力量合于一体、队伍思想合于一处、作用发挥合于一流,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锻造新时代模范机关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

二、强化“四个引领”,激活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1.突出思想引领,锻造绝对忠诚的模范机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议题”、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的“第一任务”,全年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五期,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500余场,开展学习培训1500余场,宣讲活动500余场,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2.提升组织引领,锻造坚强有力的模范机关。牢牢把握模范机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引领基层党组织成为国资国企凝心聚力稳增长、促改革、强活力的主心骨。“心系国企创‘三好’”党建品牌获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指导企业打造“支部建在项目上”“三融一树”等党建品牌约30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党员政治生活馆20个、福建省国有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退休支部获省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设立7个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和6个省、市劳模工作站;构建“点、片、线”相结合的国资近邻党建工作体系,“双报到双融入”报到率100%。

3.强化作风引领,锻造纪律过硬的模范机关。委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同向发力、密切配合,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开展廉政集体谈话、廉政警示教育,学习典型案例、党纪法规解读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依法治企,一级企业总法律顾问配备率达90%,居全省设区市国资系统首位。获评2016—2020年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4.坚持目标引领,锻造担当实干的模范机关。聚焦“确保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确保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确保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机关服务大局、推动落实的平台纽带作用。推动和激励所出资企业承担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0亿元,融资660亿元,引进招商项目153个(总投资477.26亿元);截至2022年4月底,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5132.85亿元,比增13.67%,居全省设区市国资系统第二位;1-4月实现营业收入208.64亿元,同比增长30.33%。

三、建强“六支队伍”,锻造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

一是建强“学习教育指导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走深走实。建立“626”工作机制,打造“五个课堂”,累计举办专题学习2200余场,专题研讨近900场,领导干部上党课650余场;突出“1+N”模式,成立市国资系统巡回指导组,指导企业成立内部巡回指导组23支,实现各级企业党组织巡回指导全覆盖。“市国资委‘清单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发挥行业特色为民办事,学用结合成效突显”被《福州日报》刊登。

二是建强“党员先锋队”,在民生服务保障中当先锋、作表率,确保公共服务高效化。2021年以来,公交运输日均客流超80.7万人次;地铁日均客流超33万人次,正点率99.9%;自来水日均供水167.2万吨,出厂水合格率100%;燃气日均供气250万立方米;累计建设污水管网约650公里,攻坚整治51条主河道和35条支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活动,落实重点民生项目155项和惠民利民项目410件(次)。“福州供水管网实时在线模型系统”和“福州水务大数据中心建设”两项成果入选住建部“2021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被国家机关以文件形式在全国推广。

三是建强“应急保障突击队”,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防线”。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加大企业重点领域防疫力度;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89家次,排查整治隐患840项,开展安全生产演练1048场次。国资委获评“2021年度‘除隐患保平安、迎建党百年’消防安全集中攻坚行动先进单位”。

四是建强“改革攻坚队”,攻坚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订《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细化分解为84项改革任务,挂图作战,对重点改革事项落实“三倒”机制(结果倒逼、过程倒推、责任倒查),推动改革落实。截至2022年4月底,综合完成总任务量的95.85%;推动开展市管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形成“龙头引领+专业标杆”的“9+4”发展集群,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潜力。“以混改为突破 用创新添动力 为国企改革挂上‘加速档’”案例入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典型经验”,经验做法被省级机关以文件形式在全国推广。

五是建强“乡村振兴工作队”,全方位、多渠道助推乡村振兴。将锻造模范机关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土文化传承、生态文明振兴结合起来,指导市属国企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4个,完成投资33.21亿元;与市林业局开展“国有企业+国有林场”花卉苗木产业战略合作,加速推进全市绿色产业发展。获评“2021年度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六是建强“志愿服务队”,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彰显国资国企责任担当。引领国资系统近30000名干部职工组建全市最强“志愿服务队”,打造政策宣讲、交通劝导、疫情防控、无偿献血、平安建设、法律服务、环境治理、慰问帮扶8类“常备军”,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场,2万余人次参与,做到服务一方,宣传一方,带动一方。国资委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单位,2021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对象,机关志愿服务队获评福州市“5个100”暖心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