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和服务发展大局中,勇于担当、自强奋斗,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市直机关妇工委组织开展了“建设新福州 巾帼有担当”优秀女性宣传展示活动。最美巾帼奋斗者,就在你身边!
法援“霞”光
——记福州市司法局陈闽霞
从事法律援助工作22年,她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将近5万余人纳入全市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不平凡的法治足迹,她,就是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闽霞。
陈闽霞把青春奋斗融入法律援助工作,发挥女性法律工作者细致坚韧的优势,为困难群众伸出刚柔并济的援助之手,以专业之力捍卫公平公正,以大爱之心守护大众福祉,助力平安福州建设。
半小时法援服务圈
纵向上,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响应的服务网络;横向上,在工青妇老残等社团,公检法、部队、高校等177家单位设立法律援助站,形成“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2020年以来,陈闽霞将便民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推动建立法律援助申请全域通办和异地协作机制,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破解异地维权的难题。组织强化线上服务功能,让群众通过“闽政通”app、“12348福州法网”“法治福州”微信公众号等即可获取线上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预申请,实现法律援助掌上办。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以网上申请方式受理案件已有687件。
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等开展上门服务,对时效紧急的特殊案件先行给予援助再办理有关手续,化解群众的燃眉之急,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近年来,福州市被相继确定为全国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三项试点城市。陈闽霞带领福州法援人通过“筑根基、强网络、聚合力、重研宣、云值班”五举措保障,推进三项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案件8605件,认罪认罚法律帮助18749件,有效加强了人权司法保障,促进了司法公正。
以精准法援促精准扶贫
针对贫困妇女和残疾人士,陈闽霞在工作调研中发现,他们常因“信息获取难”等问题无法及时获得法律帮助。陈闽霞对症下药,积极与妇联、残联、扶贫办等部门合作,以精准法援促精准扶贫,建立专项援助档案。2017—2018年,我市5000余名贫困妇女获颁法律援助证,1000余名残疾人有了法律援助证,持证的贫困妇女和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于经济困难审查。
陈闽霞还积极与市妇联对接,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十佳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例评选活动。十佳案例陆续在福州市司法局官网和法治福州、福州妇联微信公众号发布。根据案例制作的系列微动漫在全市200余条公交线路、3950多辆公交巴士的8000余面移动电视屏幕上分4个高峰期时段全城播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画面把法律援助送到群众身边。
“互联网+智慧法援”
“互联网+智慧法援”模式是陈闽霞引以为傲的全国首创。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值班、案件办理质量等工作表现综合量化为完善、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由法律援助信息化平台自动指派专业对口、表现最优的律师作为案件承办人,进一步提升了律师承办案件的积极性、法律援助服务的有效性和受援群众的满意度,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此外,利用福建省法律援助信息化平台,开展法律援助案件线上评估工作,以《福建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福建省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为依据,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自查,以优质的服务提升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办案量近5万件,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近32216.33万元。其中,办理妇女维权类法律援助案件9800余件,案件类型涉及女职工劳动争议、工伤赔偿、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等。法律援助工作连续5届20年蝉联“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6个案件荣获福建省“非常满意”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9个案件荣获“福建省十佳法律援助案件”称号;17个案件被收录进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指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