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记市文化馆党支部实干争先
上月,一则喜讯从北京传来:福州市文化馆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并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作为该序列唯一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走进市文化馆,文化艺术与数字技术交融共生,三折大屏带你全视角“数读”全市文化馆服务;展馆里,沉浸式、交互性现代展陈技术,生动呈现闽都文化。在这里,文化艺术展览、文化惠民演出、全民美育课程等应有尽有,为市民献上有滋有味的文化盛宴。 市文化馆不只是公共文化空间,还肩负着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和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职责。文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何将工作落到实处?市文化馆以党建为引领,用三个“实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让文化浸润榕城大地。 第一招,组织体系用“实力”。积极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以总馆为引领,构建起横向联合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纵向贯通“市—县—乡—村”的文化服务矩阵,依托遍布城乡的12个县(市)区总馆、173个乡镇(街道)分馆、2670个基层服务点,推动优质文化和资源直达基层。 第二招,服务群众下实功。对内,打造了一支既能策划大型文化活动又能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文艺帮扶的复合型队伍;对外,整合近800个志愿服务团队成立文化志愿服务联盟,每年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和常态化志愿服务上千场次。在党建引领下,市文化馆还积极拓展“党建+”,与230多个社区、乡村、学校、福利院等开展结对共建,主动对接认领服务项目,长期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群体开展专场惠民演出、开设公益培训课程等定制化服务,用艺术点亮他们的生活。 第三招,业务成果有实效。在扎实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动下,市文化馆培育出文化惠民“七进”、文化志愿手拉手、艺术公益大课堂、激情广场大家唱、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等十个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品牌活动。 一系列荣誉见证工作成果。近年来,市文化馆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文化馆等荣誉,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中心、“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等。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始终是我们以更优文化提升有福之州幸福感的美好愿景,我们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奋勇争先’行动为契机,再创佳绩。”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池小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