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关于机关党建“新、活、实”的重要理念,持续挖掘、推广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特色案例、创新做法,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面向全市机关党组织开展福州市新时代机关党建“新、活、实”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共评出“十佳案例”20个、优秀案例38个,18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即日起,“福州机关”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对获评福州市新时代机关党建“新、活、实”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以供学习借鉴。
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 打造“调立审执”全链条、梯次化的金融司法供给结构
市法院
背景描述
福州市作为东南沿海重要金融中心,聚集超百家金融机构区域总部,金融纠纷年均收案量达1.5万至2万件,潜在待解纠纷数百万件。传统法院单兵作战模式难以应对案件激增、风险防控和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面对金融纠纷化解效率低、执行难、流程冗长等痛点,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指引,根据市政府批示,统筹协调台江区政府、福州新区集团,于2024年7月成立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中心聚焦“党建+”融合创新,以“三力提升”为抓手,充分发挥金融纠纷化解成效和金融行业治理“晴雨表”“风向标”作用,积极构建“调立审执”全链条数字化解纷体系,搭建全市首个以党建贯穿业务全流程的司法协同平台,打造福州“党建+金融司法样板”的“省会新模式”。
创新亮点
一、坚持党业融合,构建“一贯式”组织体系
成立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临时党支部,统筹两级法院党员及聘用人员,建立“党建+金融司法”机制,将党建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至调解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以“党建考核评价细则”为导向,推进中心各阶段工作,破解传统模式下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
二、突出党员攻坚,贯通“全链条”司法供给
始终坚持“执法为公、司法为民”宗旨,成立由党员骨干为主体的党员项目攻坚小组,牵头研发福州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实现诉前调解、批量立案、异步庭审、智能查控等功能一体化,以数字赋能全链条治理,打造线上与线下为民服务相结合的“网上枫桥”。
三、激发党员活力,首创“梯次化”解纷模式
通过党员“队、组、岗”在前端治理、中端加速及后端执行的“梯次化”融入,有效化解金融纠纷。诉前端党员服务队,通过“诉前保全促调”、失联修复等机制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诉讼端党员速裁组,充分利用中心集中办公优势及云平台等科技手段,实现金融案件线上批量立案、诉中快审,提升审判质效;执行端党员示范岗,通过“预查废”等机制,帮助金融机构核销不良债权,减少程序空转,有效提升执行到位金额数。
四、立足党建联创,推动“共同体”金融治理
探索党建网格“1+N”模式,整合银行、消保中心等30余家单位党员入驻云平台,构建“联合调解+委托调解+总对总合作”多元体系,释放多元共建共治效能。加强开放协同,通过数据互通、府院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社会协同的金融治理生态。
具体做法
一、以“党建+双轮驱动”为着力点,强化组织优势提升司法能力
一是把组织建到司法为民第一线。作为金融审执工作的创新“头阵”,中心始终牢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将党建作为引领金融司法工作的“红色引擎”,通过设立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临时党支部,对派驻中心工作的两级法院党员法官,以及聘用法官助理及书记员中的党员、非党员进行统一教育监督管理,先后出台覆盖全体党员、非党员的《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聘用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聘用制工作人员日常管理规定》等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凝聚合力,构筑“党建+业务”“党建+诉服”“党建+治理”“党建+考核”“党建+聘用人员组织管理”等一贯到底、贯穿始终的党建引领体系。
二是让党员冲在金融审执最前沿。设立“党员先锋岗”和 “党员责任区”,在复杂疑难案件处理、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中,党员干警亮身份、走在前、当先锋,主动承担金融纠纷疑难复杂再审案件、群体性金融风险处置等硬任务,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盯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党旗引领·攻坚突破”等活动,把党员作用发挥作为检验队伍成色的重要依据,将党建考核与业务指标深度融合,把调解成功率、案件结收比等纳入绩效考核,推动党员在诉前调解成功率提升、审理周期压缩等核心指标中发挥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二、以“党建+创新创效”为着力点,赋能金融审执提升解纷能力
一是聚力党员攻坚,推动业务提效。注重在急难任务中打造攻坚克难先锋力量,结合金融案件诉讼全流程的规范要求和实践经验,成立党员项目攻坚小组,将建设福州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作为支部“党建+”重点任务。通过数字化再造金融案件的诉调应用场景,立案审查、开庭排期、财产查控等节点任务“一键”批量完成,智能提取和归集诉争要素,建设与福建法院审判信息系统融合并轨又归类集中的金融案件审执专门化运行的“全线云端”和“智慧中枢”,为金融案件审执“添翼”,实现立案、调解、庭审、执行全流程数字化,做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二是聚焦为民初心,推动服务增效。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法庭”,全面提升司法效能,让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在提升立案效率上,实现批量立案“一键导入”,智能识别金融案件要素,有效缩短立案审查周期。在化解金融纠纷方面,整合线上调解平台,支持调解员与当事人跨地域“云端”协商,有效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在裁判环节,提供异步庭审功能,结合智能裁判辅助系统,有效缩短裁判周期。中心通过跨网庭审、“异步”庭审、“指尖”跟踪等智能化信息化功能,构筑了线上线下“面对面”的“一趟就好”和“键对键”的“网上枫桥”。
三、以“党建+共建共治”为着力点,构建协同生态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建立党建赋能“1+3”机制。中心临时党支部全面深化以执促“治”,围绕“金融治理现代化”一条路径和“诉前保全促调”“预查废”“司法确认”三项机制建设,推动“末端强执”向“前端防控”转型,为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司法保障。首创“1+N”轻量化批量诉前财产保全机制,通过限制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段,倒逼债务人主动和解,对有履行能力但拒绝调解的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加速金融债权“落袋”;联合金融机构推出“预查废”制度,缩短不良债权核销周期,减少重复立案,实现金融风险源头减量;出台司法确认流程规范指引,对申请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进行规范化审查、启动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结果强制执行力。
二是构建党建网格“1+N”模式。以临时党支部为党建网格中心,广纳政府、社会等矛盾纠纷化解力量,组建诉前调解和审执业务党员服务团队,其中,诉前调解团队由消保中心与委派、指派的调解员共同组成,通过云平台全网批量呼叫、视频调解和失联修复等手段推进调确工作;同时开放席位,吸引金融机构和调解组织入驻,构筑联合调解、特邀调解、委托调解、“总对总”合作单位调解的开放格局。审执业务团队通过组建“1法官+2助理+2书记员”的党员速裁小组,推进六城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以及保险类纠纷等金融案件的立案、审判和执行,以及对诉前调解工作的指导,全面优化金融纠纷案件矛盾化解工作。
取得成效
一、在融入中心中创造价值,党建引领先行先试有力彰显
党建引领为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党建+金融司法”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中心运行模式成功入选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举措、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福州市改革创新成果项目评审大会“试点先行探索”类案例名单。“福州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案例成功入选“2024数字政法创新案例”和“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主题馆优秀案例”。
二、在攻坚克难中体现价值,党建推动实绩实效显著增强
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成立以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全市21224件金融纠纷提供诉前调解服务,达成调解意向1454件,调解成功452件,累计调解成功标的额1.69亿余元;受理中心受案范围内案件8201件,审结7383件,结案总标的额超过164.96亿元,平均审理周期压减至34.44天;执行案件7074件,结案5090件,执行到位金额151.38亿元,同比增长29.75亿。
三、在打造标杆中提升价值,党建赋能创新创效充分展现
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以 “党建红”引领 “司法蓝”,以数字化赋能司法为民,通过数字化重塑司法流程、协同化凝聚治理合力,缩短金融纠纷化解周期,提升执行到位金额,有效破解了金融审判 “速度慢、成本高、协同难”的痛点,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经验”,在金融治理现代化征程中书写了党建与司法深度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