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市直机关党建联系片为单位,分片组织开展市直机关优秀党建项目“亮晒比学”活动,通过亮项目、晒典型、比成绩、学经验,全方位呈现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做法和成效。即日起,“福州机关”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市直机关优秀党建项目的经验做法,以供学习借鉴。
党建与公路事业双融共促的福州模式
——破译“橙色卫士 福路先锋”品牌创建密码
市交通运输局
一、背景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赋予交通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为福州公路管养“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的“五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养护资金缺口、公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出行服务品质和流通效率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深化拓展“三争”,创建“橙色卫士 福路先锋”党建品牌,以“1234”(即打造一个创先争优平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精品养护示范路、养护示范工程、服务设施示范点,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匠心筑路促发展、安全至上守防线、文明服务暖人心)工作思路,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让公路“橙色卫士”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的开路先锋。
二、创新亮点
市公路中心将“1234”创建思路作为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红色密码”,促进党建文化和公路发展交相辉映,铺展“福路、福匠、福城”美好画卷。
(一)聚焦“一个平台”,勇担使命守福路
以“橙色卫士、福路先锋”为主品牌,示范带动基层各党支部实施“一支部一品牌,一单位一特色”,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员责任区”“劳模工作室”等机制载体,实现公路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唤醒青山绿水,让便捷畅通的公路网为经济社会发展铺出康庄大道。
(二)发挥“两个作用”,守正创新育福匠
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在技术攻关、管理服务、新质生产力应用、品牌创建等方面奋勇争先,锻造新时代公路养护复合型人才,深化永泰、闽侯省级青年文明号,打造竹岐服务站全国“最美驿站”、连江公路中心红色阵地等一批叫得响、推得开、能落地的品牌,孵化全省首个公路安全短视频栏目、交通运输部春运宣传工作优秀作品《薇薇说安全》。
(三)深耕“三个重点”,以路兴乡筑福城
建设示范路、示范工程、示范点,深入实施国省道交旅融合提升工程,以“交通+旅游”驱动公路新引擎,推动车路协同实验等跨领域业态落地,探索和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的路衍经济,带动沿线乡村奏响“以路兴乡”和美乐章。
三、具体做法
围绕“守好一条公路,锻炼一支队伍,带动一方发展”,推动路网“畅安舒美”华丽跨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一)聚焦行业痛点,着眼于“新”
围绕“守好一条公路”,创新机制载体,推行党员挂钩联系养护示范项目制度,推动公路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差异化、数字化转型,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的未来公路。在永泰、闽清、福清、长乐率先开展日常养护市场化改革,瞄准资金困境,出台《福州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实施方案》,完善清晰市、县两级财政共担的资金长效保障机制,破解养护资金缺口大难题。紧盯质效提升,实施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构建互联网应急指挥平台,将防汛备汛“两图两册”及重大灾毁信息数字化;乌龙江大桥智能管养系统自动向过往船只发出防撞预警,运行以来累计纠偏船舶4366艘次。
(二)聚焦队伍建设,着眼于“活”
围绕“锻炼一支铁军”,强化设岗定责、绩效考评,通过党员先锋队、应急抢险救灾党员突击队、争先创优青年党员服务队,激发队伍活力。面对台风多、汛期长,应急处置、安全管理的高要求,党员突击队一次次挺膺担当,在风雨中亮起灯塔。近年来曾先后坚守15小时冒雨抢修登云水库便道,鏖战50多个小时抢通G534线永泰塘前乡赤鲤村受灾路段,奋战6天打通福清一都桥水毁路段“生命通道”。注重发挥人才队伍集智创新作用,依托廖林建、乔元付等劳模工作室“师带徒”“老带新”,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迭代,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
(三)聚焦路衍经济,着眼于“融”
围绕“带动一方发展”,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以联席工作会议为抓手,探索多方共治共享,党建品牌更具温度、更暖人心。公路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完善服务区、休息区、充电桩等服务设施,建成永泰青云山、福清龙田、罗源碧里、连江山岗服务区“共享司机之家”;将路域环境治理由部门行为向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成功解决闽清公路沿线村镇、企业提出的涉路问题。交旅融合省级试点项目G228线滨海风景道创建实行党员责任制,明确标识牌、路段桩号、责任党支部(党员)、目标任务等,推动旅游公路品质升级和“快进慢游”出行体验,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示范蓝本,带动闽清、闽侯、永泰特色山区旅游公路建设,打造“雪峰山城1号公路”“永泰S213线同安至梧桐段旅游公路”等融合文化、地域与行业特色的生态旅游公路。
四、取得成效
自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公路队伍活力奔涌,公路养护质效攀升,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综合评估工作中连续名列前茅,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党建铸魂创标杆
连江公路中心“畅行连江、文明公路”党建品牌获全国交通系统“成长力文化品牌”称号,工作经验被全省公路系统推广,展现三代公路人薪火相传精神的《薪火》微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浏览量破千万。
(二)聚才创新攀高峰
培育壮大“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公路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迭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改造技术完成交通强省试点任务,为全省提供指导;《大型桥梁水下结构数字化检测、评估与加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年来公路职工接连在全国、全省公路养护职业技能竞赛上斩获团体赛佳绩,5名养护工获评全国和福建省“交通技术能手”,以及“福建省金牌工匠”等荣誉称号。
(三)提质融合谱新篇
成功提级265公里标准化养护示范路段,福清S534线助力罗汉里革命老区开发,拓展公路建设“最后一公里”服务。以G228线滨海风景道为主线,打造最海韵、最人文、最好玩的公路体验,创造性地链接山-海-村多样资源,串联起5个县区沿线罗源湾海洋世界、连江村前油菜花田、福清大坝溪与东营观景平台等自然人文景观特色亮点,构建“一道一带串五心”景观格局,形成“游山品海宿乡村”的“最福州”沉浸式体验,经验总结《“交通+旅游”驱动公路新引擎》荣获市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创新评审第一名。